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從西遊記了解中國人的政治心理

  許多從古傳頌至今的文學創作,它們描繪出中國人的某些特質,雖然是在其數百年後的今天,仍然能對當代人們的心裡來作出剖析,本文以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為例,試著換個角度去閱讀品味,以不同視野來切入了解當前中國文化的政治心理,或許能得出更傳神的認識。

  西遊記將它和中國人的政治心理作連結,或許有些不倫不類,但當我們將故事中幾個主角所組成的團體,去作進一步討論時,就發現了它時至今日的適用性;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等四個角色,姑且先排除他們取西經背負的任務,以及故事裡那些光怪陸離的神怪情節外,假定成他們是社會上的一個小組織單元;在這其中,唐三藏身為領導的角色,有著最高的領袖地位,但他在日常生活中並不能發揮任何實際的技能,反過來說,最有能力的其實是孫悟空,他得應付整個團體大大小小的困難,確保團體的運作不至於崩潰瓦解,而豬八戒和沙悟淨,則貼近較平凡的普羅大眾,豬八戒好色、代表的是人們的七情六欲,至於沙悟淨,雖然他最忠厚老實,但較為愚味且缺乏主見,因此,他事事都得聽從其他們對其作出的安排!

  經過上述簡單的概說,不難發現中國人具有某種性質的政治心理,對於一個團體要能正常運作,位居領導階層的未必是最有能力的人,或著說他的能力在於統合整個團體,他得最為了解底下的人才特質,從西遊記最後成功的達成任務來看,書中正點出這樣的方式才能達成目標,由若改成像孫悟空般強力推進行動,或著豬八戒和沙悟淨等的猶豫不決和缺乏主見,是不太可能成功的,而實際上筆者正是要表達這樣的一個論點。

  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心理就具有一種階層性,而直至中共建政後喊出共產平等的口號為止,但是實質上,當代中共又走回了傳統中國的政治特色,這是無庸置疑的,這樣的一種政治心裡,它讓廣大的平民百姓自然接受了受統治的身份,這也是為政者所樂見的,本文談論的此種政治心理,或許是統治者之心態,而也很可能是古代人民,為了避免動亂的一種預期心裡。

  以當前中共各地市級行政區為例,市委書記自然為第一把手,而市長在其之下為副書記職務,且設置各種職能局級單位解決政務;接著,讓我們進一步分析在這其中的市委書記、市長和各個局長,這三者在人選上的能力綜合考量,首先,作為市委書記的人選未必是能力最強、且最具有執行能力,但他在人選上一定是和上級黨委關係最密切,且人脈關係網絡較好,而主要的市政規劃和日常工作的主導,大多交由市長來處理,市長由於直接面對各項政務,具備了更強的領導和統籌能力,至於各局級幹部在個別的工作上,除了按照舊有的常規外,主要仍以市委書記或市長的交待來依樣辦理。

  當我們把這三者套回西遊記的角色後,發現他們分別是唐三藏、孫悟空和豬八戒及沙悟淨,小說中所刻劃的政治心理,在今日中共制度下某程度的再次出現,透過舊有文化的經驗,提供了我們更多可能的思考空間!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中國的海鷗族

作者:本人

前些日子,有一則新聞吸引到我的注意力。這則新聞中提到,中國的海外留學生已經逐年暴增,其中有個有趣的數字,截止2008年底,中國總共送出留學人員139萬。其中從1872年到1978年百年間不足13萬;至2000年,總共也只送出34萬留學生。而從2000年至20088年間超過了100萬人。撇開改革開放前不談,中國在2000年之後的留學人口確確實實呈現爆炸性的成長,而中國龐大的留學人口也已成為世界留學人口的首位,佔全球留學人口14%,而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出國留學的海帶(待)們有90%是自費出國,並且2029歲的年輕人口佔海歸派60%,在這些林林總總的數據背後,中國留學人口的暴增究竟有什麼的地方是值得觀察且注意的?

在中國研究上,學者們在過往時常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開放,沿海地區逐漸的富足,這樣的經濟有沒有可能帶動中國政治的民主化?當然,研究中國政治菁英的專家們時常以中共的梯隊接班、四化、還有領導鞏固的方式來回應中共關於民主化的問題,在這個議題上,鄉村自治也時常是討論的範圍,結果也並非樂觀的預估。但回到留學生的資料上來論,這些海歸派研習法律和政治的比例比以往增高許多,西方所崇尚的民主議會制度,尤其是自由開放的思想,有沒有可能由這些海歸派帶回去,並在社會的中階份子中散布開來,中國兩年前出現過08憲章》,鼓吹中共釋出權力,而新的一波留學潮歸國將會帶給中國社會什麼樣的影響,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我們將注意力移轉到中國經濟上,在以華人為主的市場中,「大中華經濟圈」時常被提及。在大中華經濟圈的假設下,台灣可以提供優秀的管理技術和專業的人才,但在海歸派中,更多的是研習商管和經濟,經濟所佔人數高達33.4%,管理人數高達20.2%。在這樣的衝擊下,大中華經濟圈中的假設中,台灣優勢逐漸減弱,台灣又如何在大中華經濟圈的分工體系中生存?

若再將注意力移轉到教育層次上,中國的高等教育這幾年來突飛猛進,中國學生的用功與競爭程度在台灣大學內有各種神奇的傳聞,而海歸派的返國勢必將更多國外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帶回中國,而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聘用這些海歸派之後,勢必更能夠大力提昇中國的學術實力和基礎研究能力,中國偏弱的軟實力在海歸派的影響下,勢必將會繼續成長。

海歸派的許多層面可以逐項慢慢探討,但實際影響到的絕對不只在教育、經濟跟政治民主化上,海歸派在發揮作用之前,做中國研究的人都應該張大眼睛等待著海歸派在回到中國後發揮的影響力。看看台灣過往的留學歷史,在看看現代中國的留學潮,也許在中國崛起的背後,世界正在幫助中國。